本网讯(记者 付帅)4月16日晚,由汽车人传媒、易车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汽车人之夜”在上海隆重举行。会上,来自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中重型车开发一部高级主任工程师邹红军荣获“2018-2019最美汽车人”称号。
一汽解放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汉杰为邹红军颁奖
他为何能在中国众多汽车人中脱颖而出?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位“最美汽车人”
邹红军:“我接过的是前辈留下的任务,这条道路不能在我这里断掉。在这片土地工作23年,我早就将解放这两个字看作跟自己的名字一样重要。”
因为我是解放人
邹红军,现任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中重型车开发一部高级主任工程师,主要承担解放中重型载货汽车产品研发、技术和能力发展规划、流程体系建设等工作。曾荣获j6重型车项目-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j6中型车项目-中国一汽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一汽解放、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原中国一汽技术中心标兵等荣誉称号。
他曾带领团队先后开发了j6p内饰、外饰升级重型载货车,其中8x4轻量化载货车销量持续行业第一;j6m准重型车平台产品,其中6x2快运物流载货车持续领先行业;j6l中型车平台换代产品,2013年解放中型车销量突破万辆,2014年市场份额20%以上,行业第一,实现了一汽解放中型车的复兴;开发jk6青汽中型车平台换代产品、国六载货车平台产品以及组织咨询和再造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新时代产品开发工作流程,推进开发流程创新、改革等。
在解放,我自豪
邹红军对解放的第一印象来自小时候,父亲厂里的那辆军绿色的卡车。70年代道路没有如今宽敞平整,汽车种类掰着手指都能数得过来,能够近距离接触,甚至开上这辆解放卡车的司机都十分令人羡慕。从那时起,解放如同一个图腾深深地烙印在少年邹红军的心底。当时他不敢想象,有一天自己可以设计带有这个图腾的汽车,看着它们行驶在路上……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邹红军对解放的情感源于天生,但后天的努力是让这份情感变得更加牢固的基础。从事研发23年,他经历了解放j4、j5、j6三代解放产品开发工作,他主导设计的产品在不断变多,履历上的介绍不断变长。这位踏实的东北汉子从未想过以此变现,他希望的是将自己的力量贡献于这片土地。
斯蒂芬·茨维格说过:“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邹红军便是如此,在解放,他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更找到了自己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能够在一汽解放为国家做贡献,为祖国的汽车产业添砖加瓦,对我来说已经足够自豪。”
我的责任就是做好
邹红军不说话时有些严肃,可以想像他专注地坐于案前,埋头于资料或设计时是怎样的情景。而一旦打开话匣子,这个土生土长的东北汉子爽朗、耿直的性格暴露无遗。问及自身他并无太多话语,问及工作他可以分享的故事有很多。若让他在参与或主导的这么多项目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他会选择j6中型车的项目。
项目开始之初,j6重型车技术已经领先市场,中型车却没有形成这种优势,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块硬骨头。“解放就是起家于中型车,所以在做中型车时有一种历史使命感。我接过的是前辈留下的任务,这条道路不能在我这里断掉。”邹红军这样告诉自己。
他面对的是怎样的矛盾与困难?重型车的客户大多是运输企业,只要产品足够优秀,就可以吸引来订单。中型车的客户大多都是乡镇的个体经营者,他们习惯使用的运输工具是经济实用的农用车,想要说服他们出钱购买中型卡车的难度自不必说。看到困难就退却不是邹红军的性格,相反,他更喜欢迎难而上的刺激感。带着对自我的挑战和将解放车发展壮大的情怀,邹红军开始中型车的研发之路。
为了了解用户需求,深入“一线”是家常便饭。他在沉土飞扬的乡间小路上拦过车,只为与客户交谈上一两句;他在泥泞的坑道中拍照、测量,只为深入挖掘使用场景,以便在产品中更精准地切合用户需求。他的设计图不止出自一尺办公桌和一台电脑,更多是来自于与用户和那些或蜿蜒曲折或砂石飞扬的路上。那段时间,他没有工作时长的概念,加班到深夜,休息日就是他去周边地区调研的时间。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让解放的中型车能够在市场上普及。
在邹红军的努力下,结果变得理所当然。他领导建立起了解放j6载货车产品平台,为细分市场销量第一作出了突出贡献;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开发出了北方款、南方款、四季款、西南款等多款车型,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每次提到自己设计的产品,这个朴实的东北汉子总是流露出一种自信和珍惜,就像父母谈论起自己优秀的儿女。“车就是我的孩子,当我设计的产品能够交付给用户,行驶在路上,才是作为设计师最大的价值。”邹红军说。这份价值无关金钱,却比金钱更加珍贵。
当敬业成为习惯
如今流行的工作时间是“996”,早上九点至晚上九点,一周工作6天。邹红军习惯的工作时间比“996”更长,他不是跟随“潮流”,而是将敬业成为习惯。
2004年他刚从车身转入整车,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在这里他发现太多“新鲜事”,从每一个零部件到整车设计,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他挖掘,这令他兴奋。心中的求知欲战胜了休息的念头,为了尽快补上这些功课,刚转型到整车的那三年,他每天都是晚上9、10点才离开办公室。“没有挑战的生活太平庸了”,邹红军说,“虽然很辛苦,但回过头来发现,还是感谢自己那时的付出。”
这个世界大多是能者多劳,快速成长的邹红军担起了更多责任,但他并没有产生过任何偷懒耍滑的念头,心中所想都是将自己的力量贡献给祖国的汽车工业。2018年,为了解放6吨车竞标工作,他将自己封闭在办公室中,与世隔绝了300多个工作日,每天连续看电脑屏幕文件10小时以上,他办公室里的灯经常亮到晚上10点以后。
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个项目中,女儿、家人自然都被排在了后面。那段时间,晚上回到家备战高考的女儿还在等着父亲为她讲题,经常讲着讲着邹红军自己就先睡着了。女儿看到父亲熬红的双眼,十分不忍,总是轻轻地摇醒他,说:“爸爸,你上床睡吧,这些题我标注出来明天去问老师。”每每回想起这些,邹红军总是内心复杂,心疼女儿的懂事,心疼家人没有得到自己更多的陪伴。但无论怎样,第二天还是能够看到邹红军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回顾在解放工作的23年,邹红军并不平凡。但即便已经站在一定的技术高度上,他仍然对未来保持“平凡”的梦想:能够继续在整车领域精进,而后循着之前的道路,将自己的能力转化为对行业的贡献。或许中国汽车的不断发展正是由这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梦想推动着。